明安心法农业 七不小黄姜
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

【台湾农游乐】姜麻园休闲农业区 用地方特色领航农业区的永续发展-苗栗县大湖乡姜麻园休闲农业区(三) 台湾姜观光园 全球生态姜园

文/曾怡陵 摄影/陈建豪

姜麻的创新之路才正开始,靠着青农返乡拚农业六级化,有朝一日这些努力终能如云海一般惊叹壮阔。

姜麻园休闲农业区为苗栗县大湖乡的客家山村,因环境适合姜的生长,早年生产优质姜种,提供给下游姜农;亦种植桃、李,以较低价卖给盘商。因利润微薄,加上山上缺工,为增加收益,1983年涂兆荣、彭丽贞夫妇返乡创立该区首家观光果园,邻里纷纷跟进;随着下一代陆续返乡,慢慢转型为整合一、二、三级产业的六级化农业,为在地发展注入动能,更在许多奖项中屡获佳绩:2007年获选十大经典农渔村,2018年在金牌农村竞赛中夺得银牌,2012~2018连年获得休闲农业区优等评监。

注:麻,为客语「母」的发音,姜麻即姜母之意。

看好发展远景 青年返乡密度高

「我们这一座山4公里的路程就有十几家观光果园,大家觉得做观光果园有未来,也都这样灌输自己的子女,所以青年返乡的密度算是高的。」涂兆荣的儿子、云也居一休闲农场主理人,也是苗栗县姜麻园发展协会(简称协会)理事长涂育诚说,每个人返乡的原因都不同,或要照顾长辈,或要接家业,加上老一辈多半希望子女早点返乡接手事业,因此当地的青年多半当兵後,或在外头工作两、三年便返乡。

身为独子的涂育诚从小就被长辈灌输要承接家业,因此就读餐饮科、观光系都是为了返乡作准备,他放弃当自由车国手的梦想,2008年还是大一新生的他就应家人要求回家。那时当地对惯行农法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对农药依赖性高,机缘之下和淡水幸福农庄认识了自然农法,决定从自家开始推广友善耕作,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才让父母点头,转用不施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的农法。他说,许多青年抱持新的想法返乡,时常面临与上一辈沟通上的冲突。这些被昵称为「嫩姜」的六、七年级返乡青年都是协会理监事,时常彼此交流,抒发过程中的无助,形成彼此续留家乡打拚的重要支撑。

涂育诚返乡後致力推广友善农法,更与同龄返乡青农交流,期许为家乡创造出新愿景。

老姜交棒嫩姜 为农业再创新价值

涂育诚的表哥刘添俊返乡时还不到30岁,1998年在姜麻园开设第一间餐厅民宿菊园,将草莓、姜黄等在地作物融入客家菜,成功吸引外地游客,成为当地风潮的引领者。涂育诚则在返乡後从农法翻转传统农业的思维,「农作物的价值不是盘商给的,要自己创造。」友善耕作中有许多元素可以用来跟客人陈述价值,例如对生态的助益就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当父亲看到他自信地卖出无农药的作物,而盘商出的售价更是过去惯行的两倍,身为种植者,除了自豪,也更有信心扩大友善耕作的面积。

此外,起初涂家的观光果园仅开放采果,游客纷纷表示用餐不便,也无法在当地久留,加上有菊园的成功案例,涂家於2003年开设聚焦於客家料理的餐厅,并加入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辅导的田妈妈品牌,也添入在地特色物产——姜,推出姜香元蹄、姜香红肉李冰沙等料理与饮品。

blank

云也居一开发的姜香红肉李冰沙。

邻近的青农谢添燊在返乡後则决定以草莓、番茄等短期作物汰换原本种植的桃李,曾与父亲意见相左。谢添燊说父亲认为他去市区发展会比较顺遂,但他希望陪伴父母、分担劳务。过去种植的桃李一年仅一收,如今受气候变迁和果实蝇的影响,收成大减,加上若要吸引游客采果,短期作物才能创造经年的收入。如今父母已放手让他管理,除了种植番茄、草莓,也经营露营区。

涂育诚说:「我的父母那时也算返乡青年,把观光果园带进农村,我们这一代又会对现状做改变,每一次的青农回归都会带一些影响进来。」

协会凝聚在地力量 发扬地方特色

青农们不只专注本业,也透过协会串连彼此。协会的成立始於涂兆荣和涂育诚的姑丈刘盈科的热忱,他们为社区引入资源,举办年度庆典——姜麻节、安排训练课程,当旅行社找上门时,也居中协调、串连成客制化的游程。

早期,协会举办许多农村再生的培训课程,但涂育诚认为与其追逐潮流,更重要的是回归自己的特色,延伸出有温度、有故事的活动,而文化和生态,是他目前对在地特色的定调。「像客家酸菜、福菜、桔酱,我去推翻那些都没有意义,不如把味道的传承做好。现在我跟爸爸也有很多的聊天,让我知道以前的客家村是什麽样子,也才知道阿公不只会驯牛,还会烧木炭、焗樟脑、盖房子。」他体悟到时间不该用来争执,而是用来挖掘故事,然後说出地方的亮点。

blank

新一代青农谢添燊以草莓、番茄轮作取代桃李,如今除了种植作物,也开始经营露营区。

而姜也是文化的一环,协会除了发展各式加工品,也想办法洗刷外界对姜麻园的污名。姜有连作障碍,得不断更换种植地,被认为是开挖山坡地、破坏水土保持的凶手。协会会员集思广益,与水土保持局、国立中兴大学等单位合作,正进行袋姜的研发,利用废弃菇包作为介质,就不需要另觅新地种植。若成功,便可以下放技术,造福社区。此外,剩下的介质还可以用於复育独角仙。

热爱生态的涂育诚说,过去社区对独角仙无感,直到族群数量因业者滥捕而骤减,才引发重视,也促成协会会员复育独角仙的自发性行动。为了扩大生态意识,他们也将生态融入体验游程,透过步道认识当地物种,例如:数量逐步增加的大冠鹫、台湾特有种蓝腹鹇等,为游程加值。

blank

姜不仅是作物,更是形成当地文化相当重要的一环。

对外行销的再思考 朝自立营运努力

而协会要永续经营,才能为社区挹注源源不绝的能量,其经费来自农产品贩售中心和政府的补助案件。协会会员可将自己以友善农法耕种的农作物拿到贩售中心寄卖,二级加工品项彼此不重复,收入用来支撑行政人员的薪资、清洁维护山村的大马路的费用等。至於补助案件,对应的单位是水土保持局,案件内容包含了汰换老旧栏杆、辟建滞洪及灌溉用农塘等公共工程。

每年协会都会举办姜麻节,15年前初办是为了感谢姜拉拔社区长大,设立展售摊位、邀请居民表演,虽有零星外地游客,但以社区同乐成分居多。之後曾加入客家传统婚礼以丰富活动内容,但形式大同小异,直到去年才有大跃进。涂育诚表示,因为公部门的经费逐年递减,便顺势减少棚架和音响支出,并邀请会员摆摊,使他们直接从活动受益,也邀约文创类摊主进驻,与地方碰撞出新火花;另外规画田园餐点、串连民宿和露营业者成套装行程,也让游客有充裕的时间认识姜麻园。「以往都是长官在问举办的时间,今年是游客在问,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目的。」

blank

以在地姜麻制作而成、各式各样的二级加工品。

2011年曾担任两年理事长的谢添燊说,把人带进来,让地方更繁荣,是协会自始以来努力的大方向。不过,2016年霸王寒流让姜麻园降雪,上万人次游客涌入造成交通严重阻塞,也让涂育诚开始反思,「我们讨论要加强宣传,但这座山可以容纳那麽多人吗?那时才发现我们根本负荷不了。要思考我们的价值在哪里、现在该做什麽,而不是创造短期销售额的提升,品牌才能永续经营。」

涂育诚在云也居一的餐厅里示范如何用筷子切分客家麻糬牛汶水并解说命名由来,一边说着希望未来能在不靠政府支援的同时,仍有余裕给社区更多回馈。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发展多元的农产加工品,并在食农教育上着力更多。「消费者有食农意识,农友要对产品和环境负责并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要达到愿景无法用单一的方式建构,只能透过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对自我定位的清晰慢慢达致。远处山头的水气快速聚拢,形成姜麻园着名的云海景观,相信有一天,这些涓滴努力也将如同前的景致,汇聚成让人赞叹的壮阔云海。

 

 

台湾姜观光园-苗栗县大湖乡姜麻园休闲农业区 全球生态姜园

电话:037-951870
信箱:ginger_951870@yahoo.com.tw
传真:037-951811
地址:苗栗县大湖乡栗林村9邻姜麻园13-3号
blank
赞(0) 买生态小黄姜
文章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犯,敬请留言或联系我们删除。谢谢!七不姜 生姜养生网-明德CSA生态姜园&明安农业 » 【台湾农游乐】姜麻园休闲农业区 用地方特色领航农业区的永续发展-苗栗县大湖乡姜麻园休闲农业区(三)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心法农业 福田心耕 七不农产品会员店

不用化肥 不用农药 不用农膜 不用除草剂 不用添加剂 不用转基因 不杀生

手机微店淘宝店

“七不”生态小黄薑、干薑片、薑粉、薑丸、薑膏...,纯正零添加,由明德CSA生态姜园明安农业恭献。

七不”种植是明安农业、明德CSA生态姜园首创的良心生态农业种植理念。七不是指: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农膜、不用除草剂、不用添加剂、不用转基因、不杀生! 生姜养生不杀生,是符合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的自然之道。

微信扫一扫

blank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